机坪上的“神秘人”
大材小用网
2025-04-05 18:15:55
因此,资产证券化有望成为治愈光伏项目融资顽疾的一剂良药。
届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数百位嘉宾将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创新与品牌荣耀。2016年12月中旬,2016中国好光伏品牌年度盛典颁奖活动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2016年12月06日将正式公布榜单,主办方将计算出票数最高的10名企业,授予中国好光伏荣誉称号,并实时在网站和微信公布获奖企业榜单。获奖企业名单将在国际能源网官方网站、中国好光伏评选活动官网以及光伏头条微信等媒体上公布,颁奖现场将邀请新华社、人民日社、中新社、美联社、新浪、搜狐、中国能源网、能见等知名媒体参与联合报道宣传。2016年,随着光伏产业步入领跑者时代,特色鲜明的竞价机制倒逼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到技术创新。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2016年10月15日至 11月13日为十大报名择定和企业公示阶段;2016年11月14日 - 12月03日为网络投票阶段由能源行业权威媒体品牌国际能源网主办的2016中国好光伏品牌年度盛典活动已于近期正式启动。
2016年,随着光伏产业步入领跑者时代,特色鲜明的竞价机制倒逼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到技术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加强技术创新能力,铸就强势品牌,提升全周期服务能力,正成为企业能否在下一个十年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光热电站资产是不是真的像企业说的那么优质,不然不会存在这么大的融资难题。
目前,国内杭汽轮机等厂家已经能够自主生产,转化效率不如GE、西门子等,但价格上有充分竞争力。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也运势而生。我认为现在产业刚起来的时候做全产业链还比较早,实际上做不了全产业链,当产业有发展很成熟的模式后,再去做全产业链。国内的金融机构也被前几年光伏制造业的糟糕局面影响了。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但可以确信的是,多数失败者都曾经历过一个盲目自信的过程,但后续人才准备不足,管理不善,不专业的背景,成为早期光热问题的诱因之一,也在一系列的先行项目中暴露出来。
现在都觉得电价高,可是最早光伏的电价达到20元钱一度。预计今年年底这样的企业就会浮出水面。像反射镜的制作,可以花钱从国外买生产线,现在基本上都是采购国外的,但是真想做好也是不容易的,集热管就更不用说了。储热设备是熔盐罐和熔盐控制器,介质使用熔融盐,也就是硝酸钾、硝酸钠等工业盐,它们常温下是固体粉末,但是到二百多度就成了液体,盐的比热很大,同样的体积它可以储存更多的热量,更适合做储热介质。
我们不得不一直解释,光热本质和火电一样,比光伏更稳定,比火电更清洁。中航工业一名内部人士感叹道:中航下面西安一航集团的光热事业部只是个处级单位,在很多方面没有行政协调权,上级也没有什么积极性。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上,中国企业和西班牙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西班牙人说一块搞EPC,但中国人反复解释说中国的EPC是业主,设计院、建设公司,不是一个概念。西班牙接近赤道,光照条件好,全年风和日丽,温度全年零下五到四十度。
因此,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多数从业者选择了更加稳定的塔式和槽式。按照金太阳的补贴,光伏发电每千瓦时最高甚至享受20元的补贴,由之,资本市场纷纷转向光伏产业。
盐的比热很大,同样的体积它可以储存更多的热量。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系统的集成。
在储热岛环节,储热的作用是把热量储存用于夜间的发电和调控。原本预期2015年并网发电。由于国内外巨大的环境差异,技术落地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国外EPC是一个公司,中国把EPC分成了设计院、建设公司、业主。其次,不同技术路线的光热发电,其经济性也千差万别。这是一个多方拉锯,也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前后陆陆续续经历了近五年之久。
政府又认为没有示范项目就没有参照的余地。虽然光热在转化效率上有优势,但作为孪生产业,光伏的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十多年前,光伏的效率最多做到11%,现在已经接近20%。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它的成长速度会比光伏快,毕竟在化学储能技术不成熟的今天,它和电网的亲和力更强。1.15元/Kwh的价格,从目前系统集成、建设运营维护及资金成本来讲,控制的好,技术领先,基本可以实现盈利。
投资者担忧设备有效率和寿命的问题引发电站寿命的波动。光热产业陆陆续续走过了数年的光阴,也走过无数的风雨。
此后,光伏上网电价被频频压低,非政府电价是4.9元,后来降到1.9元。投标人至少在提交标书截至日期之前的过去八年间有槽式光热电站的承包、分包商或管理承包商经验,且电站最低装机容量为50MW,并且上述项目至少已成功运行2年以上。2011年9月湘电高调宣布进军光热产业。我们的多方采访中,感受到了企业家的兴奋,政府的理性与投资者的忧虑。
但事实上,作为光热发电的主体部门,能源局则有另一套考量。让其名声渐起,但没有改变这里贫瘠、荒凉的事实。
大家有一个目标,十三五期间,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电价,估计在七毛到九毛之间。业内人士回忆,在一次光热电价的研讨会上,时任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非常明确地表示:第一,你是不是具备了产业的基础,相关的产业链是不是完整,政府表示怀疑。
然而,新能源的抢装、装机过剩、沉重的补贴负担后,光热的姊妹产业光伏给中国的能源界树立了一面反思的镜子,也让作为后来者光热的未来背负了更多压力。目前,业内比较认可的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旗下西北院与华北设计院,两院从零几年就开始介入光热发电,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
当时,多家企业说我们都有基础了,国家不出台政策,不出台电价我们没法办,没有政策没法办。进军光热这个战略方向没有错,时机也抓得比较早,一是技术路线问题,二是执行出了问题。最大的失意者也许是湖南的湘电集团。在槽式电站中,光镜要将6平方米多的阳光聚焦到70毫米的集热管上面,镜子每个点的误差都会有影响。
所以管子必须高效率地吸收光并转化成为热,这也是为了效率服务。有两种企业,一个是大企业,另一个是小企业,也许总经理就说愿意干,但是实力不够。
而且工程量也小,塔式像一个钢筋水泥的柱子,上面只有一个集热器,不像槽式,50兆瓦有2.5万个集热器。政府现在看企业的表现,关键要看这些项目怎么样,找出今后鼓励和提倡的技术。
在国内还好,但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如果出现拖延完工的情况,会有惩罚措施。现在,整个资产被高新创投集团100%收购。